“这次家访是组织对我们家庭的关爱,也是一次有力的监督提醒,我一定会当好‘廉内助’,守好‘幸福门’。”近日,桃源县剪市镇纪委工作人员在该镇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敖刚家中开展廉政家访时,敖刚家属说道。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近年来,桃源县纪委监委把廉政家访作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联合县委组织部及相关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及“聚焦重点、应访尽访”原则,分级分类开展家访,通过面对面“拉家常”式交流,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破解“八小时外”监督难题。
“对症下药”是廉政家访取得实效的关键。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靶向发力,结合受访干部工作岗位、性格特点、工作表现、社会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量身定制个性化家访方案,避免家访“走过场”“一勺烩”。同时,要求做到家访“四必谈”,即谈思想动态、谈困难需求、谈风险隐患、谈家风建设,通过双向互动交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传递组织关怀和提醒监督,激发家属争当“廉内助”的责任意识,将监督触角从单位拓展到家庭。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将受访党员干部生活作风、廉洁自律、家风建设等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并将领导干部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参考,实施精准画像。对廉政家访中收到的意见建议,简单问题当场答复,共性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单位会商解决;针对廉政家访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受访党员干部及其家属予以提醒、教育和帮助,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截至目前,由桃源县纪委监委牵头,全县各级各单位配合,累计开展廉政家访3500余人次,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24个,收集意见建议53条,解决干部实际困难31个。
分享到: